马建平,男,湖北随州人,中共党员。湖北文理学院(原襄阳师专)1984级物理学学生,1987年毕业后分配至武汉工学院教书,1997年赴华中师范大学读管理学本硕,毕业后任毕业分配科副科长,任职期间合作创办9151就业网站。2005年调任武汉理工大学国资管理部副处长,2015年就任武汉理工大学后勤集团总经理至今。
积极进取舞青春,砥砺前行去迷茫
1984年9月,马建平怀揣着对大学的希望与憧憬来到了襄阳师专,如果说“担当、创新、上进、务实”是马建平的人生格言,那么他的大学生活就是在“上进”“创新”中前进成长。
对于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而言,大多数人都会经历所谓的迷茫期,但马建平通过加入院学生会和院篮球队、排球队和足球队的方式来应对这种迷茫,在院学生会任职通讯部和文艺部部长期间他通过活跃的思维和积极的态度来应对工作,在任职通讯部部长期间他发现通讯稿的返稿率对提高通讯稿的质量有好处,他积极向学校反映并得到了认可;在任职文艺部部长期间,他通过与其他学院进行联谊的方式,把元旦晚会等晚会办成了学生真正喜欢的晚会!
物理学专业的学业压力对于其他专业而言难度是众所周知的,即使艰难坎坷马建平也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他常和他的班主任丁世学老师探讨学业问题,除了图书馆就是在老师办公室穿梭,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让他之后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踏踏实实!
在襄阳师专的三年里,正是这样一个从未停歇的马建平给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至今日学校里面的一些老教师还时不时念叨那个思维活跃、做事实在的阳光青年。
初来乍到思进取,一日一月做一生
1987年,马建平从襄阳师专毕业工作分配至武汉工学院学工部工作。初来乍到的马建平不敢有丝毫松懈,他一直认为“世上没有救世主”,所以他没有忘记“责任、担当、创新、进取”的人生信条,以平和的心态不停学习,毫不松懈!
初入职时,他负责武汉工学院(现武汉理工大学)毕业生分配工作。面对每年上万的毕业生数据,才接手工作的他感到很是力不从心、不知从何下手。但是,他并未被困难所击倒,而是迎难而上。他认真梳理每名毕业生的信息,收集相关企业材料,了解各专业学生就业去向……慢慢成为就业工作专家。同时,他还兼任两个毕业班的班主任,他定位自己是学生蔼可亲的大哥哥,用平和细致的心态处理着班上的事务,用多年求学心得引领青年学生勤奋学习,努力帮助他们走上人生的发展道路。
“一天做一件新事、一个月做一件实事、一年做一件大事、一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是他在新生入学之初就和同学阐述的大学规划,他总是和同学讲大学要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这样才可以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大学。没有目标是迷茫的主要原因,所以他首先教会学生的就是好好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
“沉得下心,做到极致”,“我们现在脚下的这块地值200多亿,还记得当初购买时….”忆往昔岁月峥嵘,当谈到这些的时候,马建平的眼中神采奕奕,仿佛当年的种种尽在眼前。在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了19年的他,累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处副处长竞选时,他凭借这优秀的成绩和素质竞选成功,成为了学校国有资产处副处长。
无畏险阻勇担当,创新笃实创佳绩
在国有资产处7年的工作生涯里,马建平兢兢业业地面对遇到的所有问题,不论是校区的出售,还是扩展校园时的土地交易都处理的恰到好处,为学校争取了最大的利益。2012年7月,马建平因为在原有职务上的突出表现,调任武汉理工大学后勤集团总经理。
上任之初,头绪繁杂的工作环境和庞大的人员队伍,导致工作难以推动。为了打开局面,马建平决定做好上任后的第一件大事——做好新生入学服务工作,为之后的工作开展奠定基调。武汉理工大学,每年有数万名新生入学,再加上众多校区分布较散,新生入学入住工作一直都是难题。马建平在迎新期间,从寝室的分配到水电供应等生活保障问题,他都坚守在工作岗位的第一线,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迎新工作最终圆满完成,获得了师生的认可和好评,同时他也获得了工作团队的信任和认可。
打赢了入职后的第一仗,马建平总结正是因为周到的服务和前期准备工作到位,才使迎新工作有章有序。民以食为天,要想推进后勤改革,得要找到关键切入点。马建平决定从后勤保障工作——校园食堂和超市入手。他深入食堂,深入学生,和教职工交流,走访校园周边餐馆和超市,走访其他高校,收集了第一手资料;他访谈承包商、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开展深入沟通和交流。最终,决定校园超市的商品价格必须低于其他超市,食堂的价格不得高于周边餐馆。这一举措,得到了师生们的认可,加大了学生对学校的理解和信任。
学校食堂环境优美,价格公道,可马建平上任时,了解到就餐率只有百分之二十,满意度只有百分之六十左右,这样的形势对于后勤集团来说是很严峻的。为了提高就餐率和满意度,马建平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是将学校20所食堂中的7所进行公正公开的招标,使得学校能够招到实力雄厚、质量优等的竞标公司,来大幅度提高了食堂的饭菜质量。二是针对一段时间过后,商家出现疲软的现象,定期举办“食堂厨艺大赛”,评选出一批优秀的厨师和菜品进行专门的推销和宣传。这些措施,学生的就餐率得到了提升。
为了进一步丰富食堂用餐花样,马建平经过思考和与搭班团队的沟通,决定让每个食堂迸发自己的运营特色,形成每个食堂的独特文化来适应同学们不同的口味,引起更多同学到食堂就餐。另一方面,他定期从学校随机抽选学生开展座谈会,听取学生意见,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学生就餐率达到了60%,满意度达到了89%。校园食堂的成功改革也最终让他在后勤集团的各项工作推进上深受拥戴。
“三十年,我见证了武汉理工的成长”,从隆中山下到马房山角,马建平一路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