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社记者彭睿思)黄宇新,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018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现担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实验室负责人。在校期间,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创新创业奖学金等多项奖项;荣获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荣获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奖项8项、校级奖项16项;参与教师科研项目2项;申报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省级1项、校级4项;申请专利共10项(其中,5项实用新型专利全部获批,5项发明专利全部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发表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学术论文7篇(4篇为第一作者)。
积跬步以探索未知
大学入校后,黄宇新在全面系统学习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为了加强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大一入学后就加入了物电学院大创中心实验室,开始参加各种学科竞赛,一门心思从竞赛中汲取经验,提升技能。
让黄宇新记忆犹新的是他第一次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尽管黄宇新认真备赛,在专业老师和学长学姐指导帮助下,各方面都有所提升,自己也在网络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但由于很多竞赛知识是之前从未接触学习的,以及竞赛经验不足,最终比赛结果不尽人意。
这次参加竞赛的尝试,让黄宇新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放弃一定不会成功。”黄宇新给自己打气,他重整旗鼓,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每天7点不到就来到实验室学习研究,坚持学习到晚上宿舍楼即将锁门才肯离开实验室,四年如一日,他将课程所学的C语言、数模电、单片机等专业相关知识不断地在实验室进行验证实践。大二暑假时,黄宇新与团队成员将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很好的运用到比赛中,最终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等各项学科竞赛中都取得了不错的名次。
从认识基础电子元器件,到练习焊接出一块电路板,再到独自设计电路编写程序做出一项电子作品,基础实践的锻炼为后续的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黄宇新在大三时跟着学院胡安正教授一起参加湖北科莱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智能电机系列产品的研发。因为系统实际的运行环境比较复杂,在研发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始料不及的突发状况,如电路板容易烧坏、数值的偏差、信号的干扰等问题,“针对这些不同的问题,通过在网上查阅大量参考文献,根据实验仪器的现象来分析可能存在哪些问题,然后再逐一解决”,在老师的指导下,黄宇新积极参与解决问题。
“实践是不能脱离理论的,但是也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是黄宇新在这次公司调研中所学习到的道理。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找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最终成功发表了两篇学术期刊论文和一系列的发明专利。
善为师以达他人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却可以走得更远。”从大一大二需要学长学姐带的“小萌新”到大三大四可以独挡一面的团队负责人,这个身份的转变让黄宇新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怎样去管理好一个团队?怎样去分配好团队中每个人的任务?
为了做好团队负责人,在团队合作之前,黄宇新根据各个队员的特点,分配合适的任务,将他们最大的优势发挥出来;在团队合作时成员之间存在分歧,黄宇新会帮助队友认真分析,调解矛盾,总结问题;当队友想要放弃,他又及时安慰和鼓励。
“踏实”“认真”“负责”是研一学长对黄宇新的评价,尽管他比黄宇新大一届,却称黄宇新为“黄学长”,他说:“‘黄学长’值得叫,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人品上。”在科研上,黄宇新是学弟学妹们的“老师”,“在设计电路的时候,我会先帮助他们进行理论分析,然后结合自己之前设计的经验给他们讲每个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在编写程序的时候出现了错误,会带着他们一步步的调试,分析每一段代码,告诉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怎样才能避免错误的发生。”
达者为师,在实验室学弟学妹们的眼中,黄宇新是一个可靠的学长和“老师”,温和亲近。黄宇新在寒暑假多次辅导低年级同学,向学弟学妹们传授自己在参加竞赛的经验和曾遇到过的问题。
“永远对未知充满好奇,学无止境”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希望学弟学妹们要对自己的能力有明确的认知,要对为接触的领域保持好奇并勇于尝试。“当我接触到一个新的、未知的事物,我会用尽一切办法将它搞懂并化为己用。”黄宇新坦言,“随着自己学到的东西越多,越来越发现知识的背后藏着一片星辰大海,自己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
“学问是一条无休无止的道路,但热爱能让自己一直坚持向前。”大学四年,黄宇新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挑战自己的盲区,突破自己,让亮眼的科研硕果成为大学生活最好的注脚。
审稿人:罗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