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顺喜——勤学修德 志在四方 笃实践行 投身边疆

作者: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时间:2016-05-20 点击数:

(物电学院 通讯员 曾武杰)吴顺喜,男,汉族,湖北广水人,中共党员,现就读于湖北文理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012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座右铭是“爱挑战,敢挑战!” 他性格开朗,立场坚定,思想端正,诚信为人,团结同学,热心集体事务;勤学专业知识,热爱科研创新;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立志投身边疆伟大建设。
勤学善读求知识 博学善思长才干 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青年大学生“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吴顺喜进入大学以来一直勤学苦读,秉承农家子弟好学向上的特质,钻研专业知识,常请教老师指点,常与同学切磋,每晚与周末都常倘佯在图书馆浩瀚的书海,身在诸葛亮读书隐居的地方潜心学习,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勤学换来佳绩,连年综合成绩位居全班前两名,多次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二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并于20142015年连续2年获得学校最高学生荣誉奖——校长奖学金。
书本和专业学习是知识的基础,还要适应网络时代,善用网络平台学习新知识,博学众长多思多想。他关注一些微信公众帐号来更方便学习那些正能量的知识,比如共青团中央、湖北青联、团中央学校部以及励志等方面的公众帐号。这些微信平台经常有针对性的发一些文章,对启发人的思维、增长见识、以及为人处事方面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每天必学、学必思考,已经形成一种习惯。
专业知识是立身之本,在知识经济时代还需要掌握多门技能,需要更主动地学习以增长才干,他利用课余时间自学考试,成功考得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 科研创新求真知 学科竞赛获佳绩
在钻研专业学习的同时,他还热心于科研创新,一进校便进入学院的学生创新实验室开始了科研创新学习,研习电子技术与创新设计。在潜心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加省级、国家级的大学生科技竞赛并荣获多项奖励。 20135月,在“湖北省第九届挑战杯”竞赛中获得了三等奖;20137月,参加全国高等学校第十一届物理演示实验仪器教学比赛,荣获两项国家级三等奖;20139月,他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扩展了科学视野,挖掘信息并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为以后的竞赛汲取了宝贵经验;201310月,在校挑战杯中荣获了一等奖;20147月,参加第九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车大赛,获华南赛区优秀奖;20148月,参加2014年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参与并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篇,《具有智能升降压功能的太阳能鱼塘供氧与投料系统》一文发表在《中学课程辅导 》;《时域采样定理MATLAB实现》发表在国家级期刊《中国科技纵横》;《FTZTDFSDFT FFT 变换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发表在《电子制作》;《浅谈如何增强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发表在《青年时代》。 尽心恪责严律己
牢记党性勤修德 20129月,吴顺喜同学参加了班级学生干部公开竞选并以绝对优势当选为本班班长。他始终以“从我做起,服务同学”为宗旨,带领班级积极参与院里的各项活动,组织班上同学参加“阳光路上”红歌大合唱:带领班级参加校拔河比赛并获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绩;所在班级2013年度各项工作都得到了院领导的好评,继而获得“优秀班集体”的称号,2014年班级被评为校级“优良学风班”。 20146月,他被任命为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生党总支书记。在校园建设及学院发展方面尽心尽力,锐意进取,以创新性理念工作。为响应襄阳创卫、创建和谐校园的号召,他组织院党员、预备党员、重培、积极分子等在学校旁边512终点站展开“周末助乘”活动,得到了在校师生及社会人士的一致好评;2013年他接过学院“周末义教”的旗帜,带领党总支成员远赴校周边留守儿童辅导中心义务支教,完成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努力“周末义教”被评为荆楚学雷锋示范团队,并由学校提名推荐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奖组织奖”的评选;组织党总支成员展开“文明监督岗”活动,为建设文明校园做出了贡献。另外,现任校学生党总支联席会培训部副部长,20139月至20146月期间任职电工1311班助理班主任。 他紧紧围绕校院学生工作中心,配合学院加强校风、学风、考风建设。关注时事政治及国际新闻动态,党校结业之后,于136月通过表决成为预备党员,146月如期转正,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校优秀党员”称号。 热心公益奉献社会 笃实践行志愿服务 吴顺喜一直热心于志愿服务,在自己传播爱心的基础上,他还带领周边有爱心、有责任、有激情的同学热心公益、服务群众,“做好志愿服务,弘扬志愿精神”便是他们高擎的旗帜。20133月组织12电工班30余人到火车站为旅客服务:20134
组织参加了清扫隆中大道志愿活动;20135月组织参加隆中义务采茶活动;201311月组织参加图书义卖活动,为留守儿童募捐:201310月至20146月组织参加了“周末助乘”活动;20135月至今,多次参加周末义教活动:20147月至8月,作为“阳光家园”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负责人在枣阳市七方镇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一个月。
从一名支教队员到担任物电学院周末义教团队队长,3年近1000小时的支教志愿服务,行走了往返总路程10000余公里的周末义教路,帮扶400多名留守儿童。他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在志愿服务中体会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时代精神。
支教高原立大志 投身边疆献青春 20153月,他报名参加了学校组建的格桑花支教团队,经过层层考核、筛选,他成功入选,被任命为格桑花支教团队队长。他克服去西藏身体上的各种不良反应,因工作让自己战胜那些不适应。一切为了孩子,让他们有更美好的未来。在西藏琼结中学支教期间,他努力创新教学模式,不仅仅是教书育人,他还带领团队成员拓宽志愿服务范围,奉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的。自“格桑花”支教团队对口支教琼结县中学2年以来,该校受支教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不断高涨,学习成绩在短时间内稳步提升。2014年支教第一年,中考成绩在地区12个县中学中由2013年的第10名跃居到第3名,进入内地西藏班的学生也由2013年的1名上升到10名。2015年学生的中考成绩再上新台阶,学生中考成绩在地区12个县中学中由2014年的第3名跃居第1名,进入内地西藏班的学生也由2014年的10名上升到28名。作为队长的他所付出的也看到了付出后喜悦的回报。 20155月,格桑花支教团队被共青团西藏自治区授予“西藏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奖”荣誉称号。
“格桑花”支教团队自组建及开展支教工作以来,生动事迹及工作业绩获得母校师生一致认可,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格桑花”支教团队支教学校之一的琼结县中学向湖北文理学院赠送“上善若水,大爱无疆”锦旗及感谢信,感谢湖北文理学院为该校教学工作派遣支教学生并促进该校学生成绩取得长足进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社》、《中新社》、《中国教育报》、《西藏卫视》等纷纷宣传报道“格桑花”支教团队典型事迹。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对学校“格桑花”支教团队典型事迹作出“希望能一批又一批的坚持下去”重要批示,并与湖北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严学军一行抵达西藏琼结县,专程看望慰问了“格桑花”支教团队成员。支教团队荣获了湖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西藏自治区“西藏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奖、湖北省级“本禹志愿服务队”示范团队等荣誉称号。支教活动组织方湖北文理学院团委也成为中宣部命名的高校系统中唯一荣获全国首批50个学雷锋示范点单位。以支教活动为基础凝练的《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荣获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和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优秀奖。“格桑花”支教团队的典型事迹极大的引领了广大团学青年以实际行动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新风尚,成为争相学习的典型。学校引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措施也得到社会充分肯定。 2016年3月21,吴顺喜带着湖北文理学院第三批“格桑花”支教团队再次踏上征程,远赴高原。 这次远行,他多次向学校领导和学院老师表白心志,希望留在西藏,扎根边疆,在西藏开启自己的人生,为实现他心中的“西藏梦”而奋斗……

Copyright © 2016 湖北文理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隆中路296号(北校区1号楼) | 邮编:441053